2013-10-31 5699

下酒菜是台灣人的飲食文化,喝酒配下酒菜早已是固定模式,但下酒菜有哪些是危害身體健康的?為什麼這些下酒菜不適合配酒呢?今天小編就帶您來了解下酒菜危機。

下酒菜危機-下酒菜有哪些需要注意1


  • 燒烤:

冬天很多人喜歡和親朋好友到大排檔聚會,邊喝酒邊吃烤串,其樂融融。然而,在飲酒時用燒烤食品做下酒菜,這種吃法對健康不利。在燒烤過程中,不僅食物中蛋 白質的利用率降低了,同時還會產生致癌物質苯並芘。而且,肉類中的核酸經過加熱分解產生的基因突變物質,也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。當飲酒過多而使血鉛含量增 高時,燒烤食物中的上述物質與其結合,容易誘發消化道腫瘤。此外,過節由於酒的飲用量大,誘發這種疾病的幾率往往更高。

 

  • 韭菜炒雞蛋:

很多人喝酒搭配韭菜菜餚後,會感到頭昏腦漲、胸悶、心跳加快,輾轉反側。這是因為酒性辛熱,有刺激性,能擴張血管,使血流加快。

食韭菜飲酒,就像火上澆油。如果血壓高,身體自然難以承受。

 

  • 海鮮:

在一些沿海城市,痛風的患病比例遠遠高於內陸城市。這是因為,沿海城市的人們一般都把『海鮮+啤酒』當作黃金搭檔。可很多人不知道,兩種食物如果長期同食,容易引起體內代謝紊亂,尿酸升高。


尿酸在人體內沒有什麼生理功能,在正常情況下,2/3由腎髒排出,餘下的1/3從腸道排出。昇高後,排不出去的尿酸一般堆積在四肢關節,引起疼痛。



下酒菜危機-下酒菜有哪些需要注意2


  • 胡蘿蔔:

因其所含的胡蘿蔔素與酒精在肝臟酶的作用下,會生成有毒物質,危害健康。

 

  • 涼粉:

因其在加工過程中要加入適量白礬,而白礬具有減緩腸胃蠕動的作用,用涼粉佐酒則會延長酒精在胃腸中的停留時間,因而增加人體對酒精的吸收,同時也增加了酒精對胃腸的刺激,減緩了血流速度,延長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時間,促使人醉酒,危害健康……。

 

  • 燻臘食品:


因其含有較多的亞硝胺和色素,與酒精產生反應,不僅傷肝,而且損害口腔、食道與腸胃黏膜,還會誘發癌症。



喝酒需要注意?




研究表明,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,但是,它有明顯的輔助致癌作用。

原因一,酒精是一種有機溶劑,它能使消化道血管擴張,並溶解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蛋白,使致癌物質極易被人體吸收。

原因二,酒精能降低肝臟的解毒功能,促使致癌物發生作用。此外,酒精還能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,加強致癌物的活化。因此,喝酒最好要適量。燒烤食品致癌性大小與食入量有關,建議每周不超過2次,每次不多於100克。